(原标题:靠数据让“一粒良种”变“一碗好饭”)
靠数据让“一粒良种”变“一碗好饭”
——访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乔文志
文/本刊记者 雷玄 中国质量报记者 王雅雯 图/中国质量报记者 王嘉
有机质含量3%~5%、ph值≤7.0、8个环节100道工序、24万亩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5万亩数字农业项目、连续7年销量领先……说起稻米种植,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乔府大院”)党委书记、董事长乔文志如数家珍。
9月,秋风拂过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随着乔文志参与第五届中国质量(成都)大会,稻米香仿佛也从东北飘到了西南。在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分论坛上,乔文志以“数字赋能食品安全”为题,解读了“一粒良种”如何变成“一碗好饭”的过程,让人们看到老字号在数据赋能后的品牌“新”魅力。
五常大米素有“千年水稻、百年贡米”之称。而关于黑龙江省五常市种植水稻的历史,据说最早可追溯到唐初渤海国时期。清咸丰年间,清政府在当地设立了“举仁、由义、崇礼、尚智、诚信”五个甲社,以“三纲五常”中“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地名,五常大米亦封为贡米,专送京城。
新中国成立后,五常市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五常的水稻面积已近10万亩,逐渐成为中国水稻生产第一县。2015年,五常大米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全国大米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唯一的品牌示范区。
究其原因,五常大米种植区独特的地貌和气候,可谓是“老天赏饭吃”。乔文志介绍,“乔府大院”品牌的五常大米也得益于此——水源好,土壤好,气候好和品种好。
水源好。乔文志说,五常市境内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4条。拉林河、牤牛河、溪浪河、阿什河是四条主要河流,大、小河溪297条,总长2 244公里,境内河网密布,河流水质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标准,属中性或弱碱性水。冬日雪水、地下泉水都造就了五常大米特有的品质,食味上乘。
土壤好。乔文志指出,五常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上,是我国东北黑土带上的“明珠”。土地资源丰富,有机质含量3%~5%,ph值≤7.0,能充分保证优质稻米生产所需的多种养分元素和土壤理化指标要求,土质肥沃,渗透性好,适于水稻栽培。
气候好。五常稻作区是一个三面环山,开口朝西的盆地,东南部山脉挡住了东南风,而西部松嫩平原的暖流可直接进入c形盆地内回旋,暖流在c形盆地内回旋的过程中,会有短暂的停留,在没有冷空气过境的情况下,这里将会维持连续数日的晴天。乔文志认为,这是五常米比其他地区的粳稻米营养价值高的重要原因。
品种好。提到五常,“五优稻4号”是绕不开的特有品种,俗称“稻花香2号”。据乔文志介绍,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最适合该品种种植,种出的大米其独特的口感和香味非常受欢迎。在他看来,五常大米能够闻名全国,五优稻4号品种功不可没。
除了天生因素,作为一年一熟的优质大米,五常大米耕种与收获的时间也十分讲究。3月晒种浸种、4月大棚育苗、5月水稻插秧、8月水稻扬花、9月人工收割、10月份自然晾晒和脱粒入库。乔文志说,乔府大院的每粒米都要经过这210余天的漫长周期,但追本溯源都需要有“一粒良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科技育种方面,从2010年开始,我们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对稻花香2号品种进行提纯复壮,研发中科613水稻新品种,从源头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乔文志解释道,“水稻种植方面,我们在五常大米核心产区建立了24万亩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制定生态、欧盟有机、中国有机、绿色四个种植标准,同时完成了5万亩数字农业项目建设,实现了田间水质、土壤、空气、病虫害等要素的实时监测,产品全程可追溯。品质管控方面,我们制定了严于五常大米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通过了多项国际、国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旨在用品质铸造食安长城、守护百姓餐桌安全。”
靠品质打造品牌不是一蹴而就,发展品牌农业的过程,是实现生态化、价值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过程。在采访中,乔文志也提到,乔府大院发展初期,遇到的农产品产业化质量痛点便是种植标准不统一,品质无从保障。
“为此,我们先后搭建了从科技育种到百姓餐桌的稻米全产业链体系,形成了8个环节100道工序的标准化流程,以确保稻米品质的稳定。”问到如何解决,乔文志侃侃而谈,“我们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打造企业 合作社 农民持股公司 农户的产业模式,实行‘六统一’经营管理,即:统一良种、统一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统一专用肥及投入品、统一统防统治、统一收购、统一分配,确保按统一标准,有序种植。”他接着说,“在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包装等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严格标准和操作规程,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团队,对每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保证稻米的质量。还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进行加工,确保稻米的营养和口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
民以食为天,在食材的法则里,品质大于一切。聚焦五常大米全产业链,乔文志力求打造优质粮食企业样板,助力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早在2017年,乔府大院便建设了“数字农业智慧监管”工程,将数字化农业科技嵌入传统种植业,工程涵盖农业生产过程管理系统、稻谷智能加工仓储系统、数字化综合服务系统,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和水质、土壤、空气监测。“通过稻田物联网监控管理平台,打通了种植、生产、仓储、物流等主要环节,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标准化、精准化、数字化、透明化、智能化、可视化,实现了全程可追溯,确保‘从农田到餐桌’食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乔文志说。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在专访乔文志的过程中,除了关键性数据,他始终将这一初心使命挂在嘴边,标准、质量更是提到最多的内容。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乔府大院已经走在五常大米领先企业的康庄大道上,但乔文志也表示,未来任重道远,发展需有规划。一是专注稻米产业发展为主,叫响乔府大院民族品牌,把中国的稻米文化传承好,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打造创新营销模式,提升乔府大院品牌力;二是继续加强稻米产业链延伸,增强产品创新研发能力,打造五常大米深加工产品和营养健康食品,提高五常大米附加值;三是乔府大院要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乡村振兴、农业强国的战略中,坚守“为耕者谋利 为食者造福”的初心使命,为质量强国、农业强国,助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