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每周质量新闻盘点: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2条举措)
过去的一周里(2023年9月18日——9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及地方市场监管局发布了许多跟企业和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政策。
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我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第五届候选名单已经确定,正在公示。按照《中国质量奖管理办法》规定,经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评审分委员会投票表决,89家组织、6名个人进入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候选名单,其中32家组织进入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候选名单。
9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中英文《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年度报告(2022)》,从工作综述、执法成效、法治建设、典型案例、地方工作和大事记六个部分,全面展现了2022年我国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成效。
9月22日,以“制造强国 质量为先”为主题的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全国“质量月”活动(安徽专场)——“质量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话会在合肥举办。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月饼专项监督抽检,采取现场抽样和网络抽样方式在全国随机抽取月饼样品400批次,发现6批次样品不合格,分别是3批次微生物污染、2批次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和1批次质量指标不达标。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2条举措
9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市场监管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举措》。这是7月1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出台以来,市场监管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的制度举措,对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依法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条举措聚焦五个方面,落实《意见》部署要求,回应了民营经济各类关切:一是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强化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反垄断执法,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修复机制。二是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完善支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三是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监管执法体系,杜绝选择性执法,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四是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标准制定,计量服务中小企业。依法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五是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及时推广经验做法,加大宣传。
这些燃气用产品不合格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2023年第一批燃气用相关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本次对家用燃气灶、燃气用具连接用软管、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等3种燃气用相关产品开展抽查,共抽查检验332批次产品,涉及322家生产单位、268家销售单位,发现不合格产品60批次,其中家用燃气灶56批次、燃气用具连接用软管3批次、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1批次。
本次跟踪抽查到上次抽查不合格生产单位11家,其中有4家生产单位产品仍不合格。
抽查结果分析:(一)家用燃气灶。本次在广东、浙江、重庆等20个省份的246家销售单位进行抽查,共抽查300批次产品,涉及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12个省份的290家生产单位。抽查发现56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6批次产品涉嫌假冒,已交由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二)燃气用具连接用软管。本次在浙江、安徽、江苏、上海等4个省(市)22家销售单位进行抽查,共抽查22批次产品,涉及浙江、上海、广东、安徽等6个省份的22家生产单位。抽查发现3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1批次产品涉嫌假冒,已交由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三)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本次在生产领域抽查广东、浙江、上海3个省份10家生产单位的10批次产品,发现1批次产品不合格。重点对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的进气口连接和尺寸、出气口连接和尺寸、过流切断安全装置、气密性、关闭压力、出口压力等6个项目进行检验,均为安全项目。不合格项目为出口压力。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2023年第10号国家标准公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gb 43284-2023)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该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组织起草,将于2024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强化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引导生鲜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适度合理包装、规范市场监管提供执法依据和基础支撑。
该标准明确了蔬菜(含食用菌)、水果、畜禽肉、水产品和蛋等五大类生鲜食用农产品是否过度包装的技术指标和判定方法。主要技术指标包括三方面:一是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销售包装重量的生鲜食用农产品设置了10%—25%包装空隙率上限。二是规定蔬菜(包含食用菌)和蛋不超过3层包装,水果、畜禽肉、水产品不超过4层包装。三是明确生鲜食用农产品包装成本与销售价格的比率不超过20%,对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草莓、樱桃、杨梅、枇杷、畜禽肉、水产品和蛋加严至不超过15%。为避免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或产生新的资源浪费,该标准设置了6个月的实施过渡期,并规定“实施之日前生产或进口的生鲜食用农产品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实施后,生产经营主体应按照该标准要求,对生鲜食用农产品销售包装进行合规性设计。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推进标准宣贯实施,开展监管执法,引导生鲜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尽快开展对标达标自评、合理选用包材、规范包装设计。同时,倡导消费者自觉践行绿色消费理念,不选购过度包装的生鲜食用农产品。
陕西公布首批创建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名单
9月18日,陕西省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大会在武功县召开。
本次会议主题是“规范网络市场促发展 创新数字经济求突破”,旨在深入开展陕西省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创新数字经济发展、规范网络市场竞争秩序、优化网络市场营商环境,打造一批网络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新高地。
会议公布了陕西省首批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武功县、柞水县和西安国际港务区代表首批示范区创建单位作交流发言。
浙江筹建首家知识产权投行
浙江省首个知识产权投行——西湖知识产权投行近日发起筹建,该投行将主要围绕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开展资产收储、运营许可、供需匹配及投融资等基础服务。
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大控股集团、杭州西湖区科创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发起单位签署筹建合约。
据介绍,知识产权投行是以类似储蓄的方式,吸收各类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成果,放入自有的专利技术储备池,同时寻找合适的对象将专利以许可、二次研发、共同投资等方式共同推动实施,并最终释放专利价值取得回报。
在筹建协议签约当天,西湖知识产权投行还与专利持有人签署专利收储协议,首批收储运营专利共计4171件,总价值2.6亿元,平均单件专利交易价格约6.3万元,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3428件,占发明专利总数的比例近87%。
2023年广西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周活动启动
9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在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举行2023年广西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周启动仪式。宣传周活动围绕“有机产品认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进一步普及绿色产品认证相关知识,全面提升质量认证服务供给水平,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效益效率。
近年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聚焦地方特色,坚持以有机产品认证为抓手,围绕茉莉花、蚕业、火龙果、香米、甜玉米、山茶油等地方特色产业,推动有机产品认证逐年增长和有机产品增加供给,强化有机产品认证有效性监管,促进全市有机产品认证结果广泛采信。截至今年8月,南宁市共有37家企业(组织)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活动,持有有机产品认证(包括转换认证)证书66张;建成上林县、横州市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2个。